音乐厅
维也纳音乐的圣殿:音乐之友协会。
音乐之友协会:
Musikvereinsplatz 1, 1010, 维也纳, 奥地利
1870年,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为音乐之友协会砌上了最后一块砖石。
从此之后,音乐之友协会的金色大厅是全世界音乐之友最向往的地方。这里不仅是维也纳爱乐乐团每年举办转播到世界各地的新年音乐会的场所,同时也因为这里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维也纳莫扎特乐团的大本营。
金色大厅的“黄金般的音色”令音乐会探访者陶醉,这是一座建筑和音响的杰作性建筑!
音乐之友协会设有空调。
金色大厅
艺术全面和谐:勃拉姆斯厅
由丹麦-奥地利建筑师韩森(1813 – 1891)设计的音乐之友大楼勃拉姆斯厅是充分享受音乐的理想场所。
音乐之友协会勃拉姆斯厅按原始图纸整修后、重新展现深受全世界观众赞赏的豪华和美貌。鉴于世界一流的音响效果它成为维也纳莫扎特交响乐团经常演出的地点。
勃拉姆斯厅拥有空调设备。
音乐之友协会的勃拉姆斯厅
金色大厅的历史
维也纳金色大厅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因战争一度中断,1959年又重新恢复。 金色大厅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维也纳交响乐团每季度至少在此举办12场音乐会。1870年1月6日,音乐厅的金色大演奏厅举行首场演出。1872年到1875年间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曾负责组织音乐。
历史
金色大厅,全称为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德语:“großer saal”或“goldenr saal wiener musikvereins”),是维也纳也是世界上着名的音乐厅之一。金色大厅并非一座独立的建筑,而是音乐之友协会大楼的一部分,该建筑物中有多个音乐厅,除金色大厅外,还包括勃拉姆斯厅和莫扎特厅等演出大厅,以及办公室。金色大厅是维也纳音乐生活的支点,也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年演出场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按照传统都会在这里举行,每年随着新年音乐会通过电视转播将该大厅金碧辉煌的装饰和无与伦比的音响效果展现在全世界的观众面前。该协会大楼由th·汉森于1867年至1869年建造。 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金色大厅”曾令全世界多少音乐爱好者神往,也正是“金色大厅”孕育了维也纳爱乐之声。说起来,这座大厅也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了。它落成于1870年,正式的名称应该叫作音乐协会大厅,由建筑大师奥菲尔·汉森设计。
大厅内共有1654个座位和大约300个站位,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灿的音响效果使其无愧于金色的美称。自大厅落成那天起,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在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的电视转播中,全世界的爱乐者都可以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一睹“金色大厅”的风采。 与阿姆斯特丹的音乐大会堂和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相比,这个“长方形鞋盒”的确是狭长了些。然而它的声音流动性特别好。在这里,弦乐器与木管乐器、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的平衡达到了巧妙无比的境界。也正因如此,每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才带给全世界音乐爱好者难以忘怀的视听享受。 维也纳的专家们在协会大厦建成125周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金色大厅”的屋顶为平顶镶板,两侧有楼厅和音乐女神的雕像。这些具有美学意义的装饰物使原本直接撞击到墙壁上的乐音有延长和舒缓的作用。“金色大厅”的木质地板和墙壁就像是小提琴的共鸣箱一样,使乐队演奏的声音在厅内振动和回旋,余音袅袅。“金色大厅”的确是独一无二,称得上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最出色的音乐厅。 “金色大厅”在新年这一天总是花团锦簇,充满着春的气息。这些鲜花都来自意大利的“阳光之城”圣雷莫,是意大利人民送给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最好的贺礼。维也纳的园艺师们,包括各界的退休人员,都前来参加会场的布置工作。每一年主题花束的品种和色调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卫星电视转播时,细心的电视同行们总是询问一下花的颜色,避免在设计电视字幕时叠加上相同颜色的标题,影响观众的收视效果。
© baike.baidu.com
维也纳之最:国家歌剧院!
国家歌剧院:
Opernring 2, 1010 维也纳, 奥地利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被称为“环城街上的第一家建筑”,这是维也纳最重要的歌剧院,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
1869年5月25日的落成典礼上演出了莫扎特的《唐璜》。大音乐家曾在这里担当指挥:古斯塔夫•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赫伯特•冯•卡拉扬、卡尔•博姆、罗林•马塞尔等。
国家歌剧院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历史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Wiener Staatsoper)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也是维也纳的主要象征,。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歌剧院始建于1861年,历时8年完工,坐落在维也纳老城环行大道上,原是皇家宫廷剧院。
概述
1861 年,由奥地利著名建筑师西克斯鲍和谬尔设计督造,于1869 年5 月15 日建成开幕,首场演出的是莫扎特的歌剧《唐·璜》。1918年宫廷剧院变为国有,称为国家歌剧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英美盟军对德、奥进行大规模轰炸时,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遭到严重破坏,只剩下几处断壁残垣。战后,歌剧院的重建工作历时8 年,耗费1 亿美元。1955年11 月5 日重新开幕,演出了贝多芬的歌剧《费得里奥》。整个剧院的面积有9000 平方米,观众席共有六层,楼上楼下共有1642 个座椅,背后还有567 个站位,三层还有100 多个包厢。剧场正中是舞台,总面积为1508 平方米,包括3 部分:前台、侧台和后台。舞台总高度为53 米,深度为50 米。舞台能自动回旋、升降、横里开阖。乐池也很宽大,可容纳110 人的乐队。歌剧院拥有2 个芭蕾舞练习厅和3 个剧团练习厅、1 个364 平方米的彩排舞台、10 个独唱演员练习室、1 个大型风琴室,还有几十个演员化妆室。歌剧院还配有一个电视电台转播室,剧场内各个位置都可收进荧光屏中。
建筑风格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国家歌剧院是一座高大的方形罗马式建筑,是仿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剧院的式样,全部采用意大利生产的浅黄色大理石修成的。正面高大的门楼有5个拱形大门,楼上有5 个拱形窗户,窗口上立着5 尊歌剧女神的青铜雕像,分别代表歌剧中的英雄主义、戏剧、想象、艺术和爱情。在门楼顶上,两边矗立的是骑在天马上的戏剧之神的青铜塑像。门楼内的墙壁上画的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歌剧《魔笛》中的精彩场面。修复后的剧院设备已全部现代化,更为适应歌剧的演出。这里可以同时向50 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台和9 个电视台转播演出实况。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休息大厅和走廊的墙壁上挂着许多油画,画的是最有成就的音乐家的最优秀的歌剧中的最精彩场面,有韦伯的《魔弹射手》,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贝多芬的《费得里奥》,罗西尼的《塞尔维亚理发师》等等。在每幅壁画的上端还竖立着音乐家本人的金色头像。 在靠近主梯的回廊上端还有海顿、舒伯特、勃拉姆斯、瓦格纳、施特劳斯父子等音乐巨匠以及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历任剧院经理如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
历史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建于维也纳市中心的格林大道,现在的国家歌剧院建成于1869年,落成后首演的剧目是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新歌剧院具有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结构富丽堂皇,反映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奢靡之风。由于建造过程历时8年之久,该剧院的两位建筑师均未亲眼看到剧院的落成。
1880年至 1896年之间,里希特出任音乐总监后,维也纳皇家歌剧院,便已跻身于世界最大歌剧院之林了。以后担任美术和音乐指导的有魏因力特纳、格里戈尔、夏尔克、克劳斯、克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有卡尔·伯姆、卡拉扬和希尔伯特等人。担任维也纳歌剧院经理时间最长的是威廉·雅恩,他从1881年到1897年担任此职长达16年。19世纪80年代哈布斯堡王朝兴旺发达,这给歌剧院的发展创造了外部条件。威廉特别擅长于指挥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而希里却善于指挥德国歌剧,在两人的通力合作下,剧团声望与日俱增,这使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很快成为当时欧洲最强盛的音乐团体。剧院经常上演威尔第和瓦格纳的作品,玛斯卡尼于1891年在这里亲自指挥了《乡村骑士》,1892年上演了马斯涅的《曼侬》并进行了《维持》的首演,1894年又首次演出轻歌剧《蝙蝠》……,演出活动空前繁荣。其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维也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艺术大发展,许多领域都出现了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伟大人物,这在欧洲近代史上并不多见。在这种繁荣的人文氛围中,歌剧院指挥马勒理所当然地把歌剧院的声望提到了更高的地位。他不仅摒弃了雇用喝彩者的陋习,还规定迟到者不得入场。为了达到对艺术的真实、完美的追求,他要求所有艺术家必须像他自己一样全身心地投入。他这样做虽然得罪了许多人并最终导致了他的辞职,但经过他10年的努力,歌剧院却达到了空前的辉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奥地利沦为一个小国,但维也纳的文化生活却依然照旧,维也纳歌剧院在杰出的音乐家理查·施特劳斯和弗朗兹·沙尔克的共同领导下进入了又一巅峰时期。 1933年1月,纳粹分子攫取了德国国家政权,维也纳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时任剧院指挥的克莱门斯·克劳斯突然辞去职务并带领大批杰出歌唱家到柏林去任职,这一举措被维也纳人视为背叛。 1937年.维也纳歌剧院也和其他部门一样,被全面纳粹化了。立于歌剧院廊上的马勒半身人像被击碎。并强迫更改节目,以适合纳粹党的趣味为目标。或许是由于意识到歌剧院对这座音乐之都的重要性,纳粹政权免除了剧院所有艺术家服兵役的义务,为了粉饰太平,大批轻歌剧被搬上舞台。 1944年6月30日上演的《诸神的黄昏》,可算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最后一次演出。1945年3月12日,歌剧院被炸,受创甚重。战后,该歌剧院一度借用维也纳剧院演出。不过·后来设于马戏场的戏院还是重建了起来,并于1951年11月5日,上演了贝多芬的歌剧《费黛里奥》,指挥演出的是新经理伯姆。第二年,他又指挥了举世罕见的一场首演。伯姆虽然享有很高的声望,但由于他参加的其他指挥活动过多而影响了维也纳的演出,在别人的指责声中不得不辞去其在维也纳的职务。到1952年为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常演的一剧为《阿伊达》,一共演出了726场。其次为《罗恩格林》。1886至1952年间,献演瓦格纳的歌剧,要多于其他人的作品,其次为威尔第、莫扎特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作品。维也纳国家歌剧院1956年卡拉扬接任了该剧院的音乐总监。剧院自19世纪末一直保持着很高的艺术水准,有许多优秀作品在此演出例如:戈尔德马克的《灶上的蟋蟀》唐尼采蒂的《马利亚·斯图阿达》和莫扎特《后宫诱逃》、勋伯格的《期待》、巴托克的《蓝胡子公爵的城堡》、科恩戈德的《死城》等。特别是斯梅塔纳的《被出卖的新娘》一剧,自1892年在此重演后获得极大成功,一夜之间即成举世闻名的杰作。另外在伯恩斯坦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幽静的场所》时还作了电视转播;华基耶利则邀请多明哥登场主唱了他的歌剧《歌女》,获得全场听众的喝彩。 1964年,卡拉扬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接替者为卡拉扬指派的助理经理埃贡·希尔伯特。在卡拉扬和希尔伯特担纲时期,许多世界一流的艺术家在这座金色大厅里演出过,剧院拥有的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也是世界顶尖级的管弦乐团之一。
© baike.baidu.com
维也纳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音乐厅
音乐厅:Lothringerstraße 20, 1030 维也纳, 奥地利
1913年,维也纳音乐厅在弗兰茨•约瑟夫皇帝的主持下庆贺落成典礼。1998年至2000年间,音乐厅经过整修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维也纳音乐厅是维也纳交响乐团的基地,此乐团在这里演奏众多的音乐会。维也纳音乐厅常年举办高档次的音乐节和音乐会系列,维也纳音乐节就是其中之一,维也纳莫扎特音乐会也在此举行。
音乐厅设置现代化,有空调设备。
音乐厅
音乐厅的历史
维也纳音乐厅(德语语言:Wiener Konzerthaus)1913年开幕。它坐落在第三区,就在维也纳第一区的边缘。自成立以来它一直试图强调传统与创新的音乐风格。
历史建筑
在1890年献给了豪斯Musikfeste第一想法来的。新的多用途大楼的想法是会更有趣,比传统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更广泛的公众。除了音乐厅,由路德维希为Olympion鲍曼第一图纸包括了滑冰区和一个自行车俱乐部。在相连的露天面积4.0万游客将可以参加活动。附图中没有被接受。不过,今天溜冰地区位于旁边的建筑物。
最后的音乐厅建于1911年和1913年。建筑师是Ferdinand Fellner和Hermann Helmer(Büro Fellner&Helmer),这项工作是与Ludwig Baumann合作进行。
表演设施
该建筑是约70x40米,原先三个大厅,其中有可同时音乐会,因为它们是隔音。最初的新艺术风格建筑被部分摧毁,在修缮和adaptions,但建筑是从20世纪70年代原始草图重建。安装了一个历史性的器官由奥地利公司于1913年在丽格音乐厅。 1997年至2000年的房子被彻底翻新。
大厅有1,840个座位
莫扎特厅有704个座位
舒伯特大厅有336个座位
计划
音乐厅有计划的维也纳交响乐团,Wiener Kammerorchester,Wiener Singakademie和 Wiener Klangforum驻。几个订阅还包括由维也纳爱乐乐团和其他组织的音乐会。
Wiene Konzerthausgesellschaft年内还举办一些节庆活动。
© Wikipedia, 2010